一条小巷的风情,一座大城的基因。2009年8月2日上午,《大城小巷》首发式在武汉图书馆二楼学术活动室举行。
参加首发式的不仅有华科大著名建筑学家、文史学家,86岁高龄的张良皋教授,武汉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所张笃勤所长,江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邓正兵教授,武汉方志办董玉梅研究员,武汉民俗学家刘谦定等嘉宾学者,还有大批《汉网》网友、媒体记者。他们的到来捧场,使现场气氛分外热烈。
该书作者是年逾五旬的武汉知青彭翔华,现为宜昌一所中学的书记,离开武汉已有三十多载。但从汉口一条普通小巷——古三皇街走出来的他,依然对这座城市怀有真挚的深情。他把这种爱倾注于笔端,把对武汉的思念写在纸上,完成了这本展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汉社会风貌与历史风情的《大城小巷》,摹绘出“一幅民俗的画卷,一段多彩的岁月”。
专家们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董玉梅说“这本书就是普通市民的生活史”,刘谦定称誉“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个城市是一部断代史”,热心读者则认为“武汉太需要有人写这样的书来向外界介绍自己了”。
张颖副馆长在首发式上致词
武汉图书馆张颖副馆长对各位嘉宾、记者、网友的到来表示欢迎。她认为普通百姓拿起笔,写自己的生活图景,抒发自己对城市的热爱,读起来一样有滋有味,可知可感,独具内涵。她欢迎更多的人关注地方文献,关注武汉图书馆的工作。